2024-02-28
手机扫一扫
香港特区政府因财政赤字问题,计划减少对大学的资助,并调整非本地生(包括内地生)的学费政策。以下是相关信息的详细解析:
非本地生学费涨幅:
从2025年9月新学年起,香港八所主要高校(“八大”)的非本地生学费将增加6%至23%。
目前非本地生学费为每年14.5万至18.2万港元,是本地生学费的3至4倍。
部分大学(如理大、城大、浸大)在2024/25学年已将非本地生学费从14.5万港元上调至16万港元,涨幅达10.3%。
本地生学费调整:
本地生学费将从2025/26年度起连续三年增加,每年增幅为5.5%,这是近20多年来首次上调本地生学费。
财政压力:
香港特区政府连续三年出现千亿级财政赤字,教育领域成为节流的重点调整对象。
未来三年,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对八所资助大学的拨款将有所减少。
非本地生名额增加:
从2024年起,香港资助院校录取非本地生的限额从20%提升至40%,旨在吸引更多“一带一路”国家和内地学生赴港升学。
这一政策调整旨在将香港发展为国际高等教育枢纽,同时通过增加非本地生学费弥补财政压力。
对内地学生的影响:
学费上涨可能增加内地学生的经济负担,但香港高校仍提供多项奖学金和住宿支持,以吸引优秀学生。
部分大学(如中大)计划大幅增加内地高考生名额,从100名增至400名。
对香港高校的影响:
学费上涨将为高校带来额外收入,缓解政府拨款减少的压力。
香港高校通过多元化收入来源(如金融市场投资、自费课程项目)保持财务稳健。
学费调整的平衡:
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表示,学费调整需考虑周边国家及地区的收费水平,避免削弱香港高等教育的吸引力。
如果学费大幅上调至30多万港元,可能影响香港对国际学生的竞争力。
国际化与人才吸引:
香港特区政府通过增加奖学金、宿舍项目及兼职工作许可(试行至2025年),继续吸引优秀学生赴港升学。
香港高校非本地生学费的上涨是特区政府应对财政赤字和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尽管学费增加可能对内地学生造成一定经济压力,但香港高校仍通过奖学金、住宿支持和名额扩展等措施,努力维持其吸引力。未来,学费调整的幅度和节奏将直接影响香港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和国际化进程。
快速登记
最新教育资讯更多
2024-02-28
2024-02-01
2024-02-23
2024-01-31
2024-01-16
华侨生联考2024新政策(2024年华侨生联考招生简章发布)
2024-03-07
2024-01-15
2024-02-03